提问:园区网络核心交换机到出口处到底需要路由器,防火墙还是负载均衡?

2017/11/30

在大型园区出口,核心交换机上行通过路由器访问外网。防火墙旁挂于核心交换机,对业务流量提供安全过滤功能。

为了简化网络并提高可靠性,在核心层交换机通常部署集群。

在防火墙上部署双机热备(主备模式),当其中一台故障时,业务可以平滑切换到另一台。

核心交换机双归接入2台出口路由器,路由器之间部署VRRP确保可靠性。

为提高链路可靠性,在核心交换机与出口路由器之间,核心交换机与防火墙之间,2台防火墙之间均通过Eth-Trunk互连。

在一般的三层转发环境下,园区内外部之间的流量将直接通过交换机转发,不会经过FW1或FW2。当流量需要从交换机转发至FW,经FW检测后再转发回交换机,就需要在交换机上配置VRF功能,将交换机隔离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虚拟交换机VRF-A和根交换机Public。

Public作为连接出口路由器的交换机。对于下行流量,它将外网进来的流量转发给FW进行检测;对于上行流量,它接收经FW检测后的流量,并转发到路由器。

VRF-A作为连接内网侧的交换机。对于下行流量,它接收经FW检测后的流量,并转发到内网;对于上行流量,它将内网的流量转发到FW去检测。

设备出厂的默认IP见下表:

AC支持安全的HTTPS登录,使用的是HTTPS协议的标准端口登录。如果初始登录从LAN口登录,那么登录的URL为:,默认情况下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。

设备正常工作时POWER灯常亮,WAN口和LAN口LINK灯长亮,ACT灯在有数据流量时会不停闪烁。ALARM红色指示灯只在设备启动时因系统加载会长亮(约一分钟),正常工作时熄灭。如果在安装时此红灯长亮,请将设备掉电重启,重启之后若红灯一直长亮不能熄灭,请与我们联系。

『部署模式』用于设置设备的工作模式,可设定为路由模式、网桥模式或旁路模式。选择一个合适的部署模式,是顺利将设备架到网络中并且使其能正常使用的基础。

路由模式:设备做为一个路由设备使用,对网络改动最大,但可以实现设备的所有的功能;

网桥模式:可以把设备视为一条带过滤功能的网线使用,一般在不方便更改原有网络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启用,平滑架到网络中,可以实现设备的大部分功能;

旁路模式:设备连接在内网交换机的镜像口或HUB上,镜像内网用户的上网数据,通过镜像的数据实现对内网上网数据的监控和控制,可以完全不需改变用户的网络环境,并且

可以避免设备对用户网络造成中断的风险,但这种模式下设备的控制能力较差,部分功能实现不了。

选择【导航菜单】中的『网络配置』→『部署模式』,右边进入【部署模式】编辑页面,

、『网桥模式』、『旁路模式』的选项,选择想要配置的网关模式。

路由模式:是把设备作为一个路由设备使用,一般是把设备放在内网网关出口的位置,代理局域网上网;或者把设备放在路由器后面,再代理局域网上网。

配置方法:

第一步:先配置设备,通过默认IP登录设备,比如通过LAN口登录设备,LAN口的默认IP是10.251.251.251/24,在电脑上配置一个此网段的IP地址,通过https://10.251.251.251登录设备,默认登录用户名/密码是:admin/admin。

第二步:在【导航菜单】页面中的『网络配置』→『部署模式』,右边进入【部署模式】

第三步:定义LAN区网口和WAN动到对应的网口列表。

设备默认的LAN口区网口是eth0,DMZ口区网口是eth1,WAN口区网口是eth2,这些网口位置建议不要随便修改,和设备面板的图示接口保持一致。

其他空闲接口可以自定义其所属的区域。

LAN区网口IP地址,此例中LAN口区的网口是eth0,此处配置eth0的地址是:192.168.1.12/255.255.255.0

第五步:配置WAN区网口,此例中WAN口区的网口是eth2。

WAN口支持以太网和ADSL拨号两种类型,此例中公网线路是光纤接入,固定分配公网IP地址的,所以选择[以太网]。

1、如果线路是ADSL拨号,需要将WAN口和modem相连。勾选[自动拨号]作用是在拨号线路异常断开后自动重新拨号,或者是重启设备后自动拨号。分别在[账号]和[密码]中输入拨号的账号和密码。

第六步:配置DMZ区网口,此例中DMZ区的网口是eth1,配置[IP地址]和[子网掩码]。

第七步:NAT配置,用于设置代理上网规则,当设备做网关,直接接公网线路时,需要在设备上做代理上网设置,以代理内网用户正常上网。设置完成后,会在『NAT代理上网』中新增一条代理规则“代理LAN口上网”。